郭震海:再談德藝雙馨
郭震海
說“再談”,因為德藝雙馨是一個老話題。古人講,藝如其人,德在藝先。先立德,后從藝,《周語》中有曰:“其德足以昭其馨香”。說“再談”,更是因為如今追求和強調(diào)德藝雙馨,依然有其現(xiàn)實意義。
“藝”是成事之本,“德”是安身之根。德藝雙馨,意思是說,作為文藝工作者,必須具有良好的德行,再加之一流的技藝,才能贏得良好的聲譽。如我們熟悉的京劇大師梅蘭芳、豫劇大師常香玉,還有老一輩眾多著名的藝術(shù)家,無不是以好作品和好人品,受到公眾的敬仰和愛戴。
藝比天大,德如地厚。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,文藝工作者肩負著啟迪思想、陶冶情操、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,承擔著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、以文培元的使命,必須講品位、講格調(diào)、講責任,要有信仰、有情懷、有擔當。然而,觀當下娛樂圈一些文藝工作者,只講“藝”不講“德”者有之,重“藝”不重“德”者有之。近年來娛樂圈屢現(xiàn)“丑聞”,諸如明星吸毒、作風奢靡、私生活混亂等,究其因,關(guān)鍵還是“德”的缺失。
受經(jīng)濟利益驅(qū)使,一些公司把“賣點”作為追求,一些藝人把“撈錢”視為目的,通過一些手段打造、策劃、包裝藝人,積極向上的文藝觀被拋棄,不斷追求利益最大化,為吸引眼球,可以使出各種招數(shù),收視率、點擊率、票房、曝光率成為衡量成功的標準,品德丟失,審美錯亂。
一些年輕藝人,演了幾部戲,有了一些崇拜者,掙了點錢,就自認為是“腕兒”“大咖”,開始自我膨脹,自我迷失,陶醉在鮮花與掌聲中,淡漠了社會責任,淡漠了對藝術(shù)的敬畏之心,放棄了崇高的藝術(shù)理想,甚者逾越法律紅線,挑戰(zhàn)社會的道德底線。為了追求所謂的“曝光度”“關(guān)注度”“知名度”,沒有緋聞就故意制造噱頭,為了追求利益,失去了藝術(shù)的氣節(jié)和風骨,忘記了起碼的德行,淪為“市場的奴隸”,成為“吸金”的機器。
藝不精不可怕,可以學(xué),德不立,很可怕。所謂德藝雙馨,德為藝之首,重藝不重德,藝再精也行不遠?鬃釉唬“人能弘道,非道能弘人。”意思是說,人能把道發(fā)揚光大,不是道能把人發(fā)揚光大!蹲髠鳌分杏姓Z:“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。”“太上”是最上或最高的意思,“立德”是樹立德行。也就是說人生最高的境界是樹立德行,先立德,再立功,后立言。
自古到今,德藝雙馨是文藝工作者的一貫秉承。過去,沒有那么多平臺與渠道,在傳統(tǒng)的梨園行是非常重視“德”與“藝”的傳承。歷代老藝術(shù)家們畢生追求的不僅是藝術(shù)技能,更重視律己修身與道德操守。比如,梨園行講究傳幫帶,師父帶徒弟,首先要考察徒弟的德行,諸如精忠報國、忠孝仁愛、禮義廉恥、團結(jié)互助、謙和尚禮、公道正派等,然后再看技藝,最后再考慮是否可造,規(guī)矩很多,約束很嚴。
如果說“藝”為之“道”,那么“德”就是道之基也。無“德”不足以問“道”,求“道”必先重“德”,越是追求“道”之精也,越需要注重德性、德心、德行的修養(yǎng)。當然,文藝工作者也是人,是人就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,這就需要時刻自省,端正品行。一些藝術(shù)家、演員、歌唱家之所以杰出,除了追求精湛的技藝外,更愛惜自己的羽毛,注重品德修養(yǎng)。
一個文藝工作者,無論成就有多大、光環(huán)有多亮,都應(yīng)該常懷一顆感恩之心,不斷提升自身道德水準,遵紀守法、注重品行、嚴于律己,為公眾立標桿、做楷模;戒驕戒躁、砥礪進取、苦練內(nèi)功、精心鉆研、開拓創(chuàng)新,不斷適應(yīng)和滿足人民群眾最文藝的新期待;不斷提高學(xué)養(yǎng)、涵養(yǎng)、修養(yǎng),加強思想積累、知識儲備、文化修養(yǎng),為世人弘美德,為自身留清名。
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|
去年,省委省政府經(jīng)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、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。寧波舟山港實現(xiàn)了實質(zhì)性一...
詳細
|
習近平總書記2·19和4·19兩次重要講話,從黨和國家事業(yè)發(fā)展全局和戰(zhàn)略高度,科學(xué)回答了事關(guān)新聞輿論事業(yè)...
詳細
|